巴音陶亥——渡口扬水站往事
扬水站机房
黄河过境乌海105公里,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绝美的大河风光和农田灌溉的便利,还有一段因灌溉成就的往事记忆。巴音陶亥——渡口扬水站就是那段记忆的载体,其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如今已经晋升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音陶亥——渡口扬水站的管理单位是巴音陶亥电灌管理总站。说起巴音陶亥电灌管理总站,也大有来头。众所周知,乌海是座移民城市,巴音陶亥地区亦有移民的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陆续有鄂托克旗的移民迁往巴音陶亥,到1965年,移民数量已达到2万多人。人一多,要种地吃饭,农田灌溉是必要保障。可当年,巴音陶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一穷二白”,没有一座电灌站。
于是,在1966年3月,当时的内蒙古水利厅、伊克昭盟水利处、鄂托克旗水利局决定建设一座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电灌总站,并很快成立了指挥部,在现在的渡口村、巴音陶亥镇政府的位置分别选定了一级扬水站、二级扬水站的建站地址,招收工人,盖厂房,并出资购买设备,巴音陶亥电灌管理总站应运而生。
一级扬水站位于渡口村西,黄河东岸河床上,被称为渡口一级扬水站。渡口一级扬水站1966年建成使用,它的建设很不容易。“单位一次性采购了5套设备投放到一级扬水站,电机、离心泵各5个,每个的重量都在1吨以上,在没有大型机械的年代,摆弄这些大家伙可是费了很大的劲儿!”老职工高峰回忆说,他们当时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滚杠来运设备,所谓的滚杠就是先在地面铺一排钢管,把设备放上去推着一点点往前挪。距厂房只有300米的距离, 30多个人整整挪了半个月。
高峰介绍说,这都不算啥,最难的是设备安装。放设备的基座不在平地,而是在厂房内一个长二三十米、宽约10米、垂直高度6米的深坑里。“要沿着坑边的缓坡将设备严丝合缝地顺到基座上,难度可想而知。设备安装过程中,对轮的距离也要掌握好,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稍有差池,设备就会受损。”高峰说,由于没有精密仪器,大家全靠目测、尺量,凭的是耐心细致和敬业精神。那段时间,每个人的神经都高度紧张。
在高峰的印象中,数万民工挖灌渠是巴音陶亥电灌管理总站建站之初的一件大事。当年,鄂托克旗组织了1万多人开挖总干渠、支渠,在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大家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仅用铁锹、扁担,人挑肩抗地开挖了各类渠道200余公里。今天,巴音陶亥电灌管理总站电力扬水灌区所用的渠道就是那时的杰作。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万千建设者的辛苦没有白费,滔滔的黄河水正是通过一级、二级扬水站,以及部分村级扬水站,最终经过干支渠、闸门,流入了农田,滋养了一方百姓。
二级扬水站位于巴音陶亥村东南,被称为巴音陶亥二级扬水站。巴音陶亥二级扬水站建于1968年。当时,扬水站在设备运行、维护方面状况百出。由于黄河水泥沙大,加之超负荷运转,设备损耗很大,尤其是离心泵的叶轮需要经常更换。对物质充盈、物流业发达的现代社会来说,此事可能是“小菜一碟”。可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叶轮这样的零部件绝对是“紧俏货”。“叶轮均产自长沙、桂林等南方城市,一旦坏了就要到上述城市的厂家采购。由于产量有限,全国上下又在大搞建设,对机械产品需求量大,厂家一般优先供给大企业,咱们想买得靠运气。设备即使订购了,可交通运输跟不上,一时半会也到不了货。”当年负责设备采购工作的田肯喜回忆说,那些年,他已经记不起有多少次往返单位与南方城市之间,吃闭门羹、空手而归更是“家常便饭”。
岁月悠悠,巴音陶亥——渡口扬水站辉煌依旧,其中,渡口一级扬水站拥有6套机组、7台水泵,出水量为每秒3.85立方米,干渠总长53公里,灌溉农田约1.3万亩;巴音陶亥二级扬水站现有6台套水泵设备,一、二级扬水站之间干渠长14公里,出水量为每秒3.5立方米,灌溉农田1.2万亩。(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