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旱保灌溉 服务见真情——巴音陶亥镇做好抗旱保灌服务侧记

发布时间: 2021-10-19     来源: 乌海日报     作者: 乌海日报

连月来土地干渴,农作物严重缺水;黄河水位下降,泵站老旧,提水困难,难以保证灌区庄稼的浇灌……今年,海南地区降水极少,巴音陶亥镇农区出现干旱现象,对农户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为了将干旱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巴音陶亥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与群众一起打响抗旱战。

“整个夏天,就没好好下场雨,巴音陶亥镇的各村都很干旱。我们羊路井村玉米种植面积大,对水的需求量更大。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镇政府工作人员、电灌站工作人员和村党员、群众一起,加强巡查、清淤,加固渠道,连续几个月都在忙抗旱。”羊路井村村民张子礼说。

正如张子礼所说,入夏以来,面对干旱,巴音陶亥镇积极把抗旱保浇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实际行动最大限度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巴音陶亥灌区由一级泵站和补水泵站从黄河提水进行灌溉,共灌溉全镇4.1万余亩土地。今年6月以来,巴音陶亥镇天气高温炎热持续,至9月收获季,降水量都极少,再加上黄河水位低,供水量不足,以及因粮食价格上涨,耕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出现灌溉水量严重不足、农作物干旱严重的情况。

抗旱,最前沿的“武器库”要数泵站。泵站能否平稳运行,决定着黄河水是否能按计划输送到各村。

巴音陶亥电灌站工作人员都清楚地记得,7月中旬的一天,晚上9点,一个黄河一级提水泵站的工作人员忽然打来电话说,一台泵出现故障,抖动得厉害。接到电话,巴音陶亥电灌站站长何海荣和其他维修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这个泵站。查原因,发现是前池的一个石块被吸入了泵中,因“梗阻”造成泵抖动。一个石块吸入容易,可从泵中取出来就难了。为了给这台坏泵“做手术”,维修人员忙乎了4个多小时,凌晨时分终于将石块从泵中取出。看着重新开始正常运行的泵,擦掉脸上的汗水,抻抻已酸痛的腰身,大家的心终于放下了,此时才发现身上的衣服已和着汗水贴在身上。

“我们电灌站共有3个泵站,其中有两个一级提水泵站,一个二级提水泵站。今年天旱、地旱,我们决不能掉链子。为了保证泵站的正常运行,电灌站除采取24小时值班制,还要求有泵出现故障时及时修。就算遇到夜里有水泵出现故障,值班人员人手不够的情况,只要一打电话,检修人员马上赶到泵站,以最快的速度维修好。”何海荣说。

8月的一个早晨,一级提水泵站——渡口村扬水站,折鹏荣、折木程和刘振飞检查完水泵的运行情况后,走到前池,开始了一天里重要的工作之一——捞草。

伸出由长长杆子和大大爪子组成的“耙子”,大堆大堆的河草被捞出。捞草、集中堆放、清理……工作看似简单,却对保护水泵的运行十分必要。

抗1.jpg

为水泵“听诊”

“夏、秋季河草多,如果不及时将它们从前池捞出,会堵住水流,影响泵站的正常运行。所以捞草、检看水泵,这些工作看起来挺枯燥,却很重要。别人在泵站,听到的是水泵运行的噪音,而我们在泵站,却要通过听每台水泵运行的声音,来判断它们是‘健康’还是‘生病’了。对于‘生病’的水泵,我们要及时维修。”折木程说。

抗2.jpg

细心检查

渡口村扬水站车间主任折鹏荣是折木程的父亲。对于父子俩共同工作的扬水站,折鹏荣感到既责任重大也骄傲:“渡口村扬水站的水泵1966年就在运行了。泵老了,就需要我们工作更加精心和细心。水泵少出故障,就能少耽误村民浇地。今年天旱,我们把泵房管理好了,也是为缓解旱情出力。”

捞草和检查、维修水泵是巴音陶亥电灌站的重要工作,而清淤工作也很重要而且必要。

今年,因为黄河水位低,泵站前池泥沙淤堵现象也比往年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音陶亥电灌站加大了清淤力度。

抗3.jpg

清淤

“截至8月底,我们已经组织人员进行了7次以上黄河进水口清淤工作。每次清淤,工作人员因为长时间在水中作业,再加上天热,身体包裹在水裤中不透气,手脚都被泡得发白了,连手套、水裤中都能倒出水来。但为了不耽误各村浇地,清淤时听不到一声怨言,大家都铆足了劲儿,想与天争一争。”何海荣说。

抗旱战中,巴音陶亥电灌站全力以赴。巴音陶亥镇党委、镇政府更是急群众所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并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包村领导担任副组长、机关工作人员和村“两委”为成员的抗旱保民生工作小组。

抗4.jpg

保灌溉

巴音陶亥镇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加强重点渠道的巡查,24小时值守关键灌溉闸门,严格执行水量调配计划,严防破坏灌溉秩序行为;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每块庄稼地的旱情,并在不影响各村庄稼正常灌溉的情况下合理调配,有计划地对干旱严重的庄稼供水;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主心骨”作用,与群众深入交流,引导群众科学用水、和谐用水、节约用水,鼓励群众积极开展抗旱自救。同时,新建水渠1200米,为缓解旱情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