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巴彦敖包嘎查党支部党员学习室,党支部书记吉日木图正与大伙儿商议嘎查活动室改造,以及进一步发挥嘎查集体经济引领带动作用的具体措施。说起嘎查集体经济发展,吉日木图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以前嘎查草场都是牧民以1.5元每亩承包的,这个价格延续了好多年,随着牧民个人家草场承包费越涨越高,有很多牧民自发提出我们集体草场租金太便宜了,要不涨到5元一亩吧,后来开会研究决定以3元每亩承包。”
牧民支持集体草场“涨价”,背后是对嘎查“两委”班子的支持与信赖。近年来,巴彦敖包嘎查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富民”,以“五增五扶五带动”为基本思路,实施承包牲畜、经营草场、入股企业、合作经营、公益项目五种增收方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救助、教育激励、重点扶持、应急服务五种帮扶措施,着力增强集体经济创收、牧民群众增收、生产成本降低、产业主导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五种社会效益,嘎查集体资产达到300多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多万元,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7万元左右。
与嘎查集体经济同时水涨船高的是该嘎查为大学生发放的“奖学金”,嘎查每年从集体收入中支出一部分用作激励扶持大学生,从设立之初的每年300元,到目前的本科生每年2000元、研究生每年5000元,嘎查20年内为2名研究生、50多名大学生发放了奖学金,在这一措施激励下,嘎查近年来返乡大学生显著增多,为嘎查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嘎查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少数牧户养少量羊自家食用。为了促进牧民增收,嘎查推行“铁畜”管理模式,每年将集体196头项目牛、240只项目羊、16头种公牛承包给嘎查68户牧民,通过这一项集体经济年收入就达到35万元左右,承包户户均增收1.6万元。与此同时,该嘎查充分发挥集体草场作用,将2.4万亩集体草场合理利用,每年轮流承包给本嘎查牧民,使集体经济增收9万多元。盘活用好嘎查集体经济资源,不仅促进了集体收入增值,更是有效提高了牧民的积极性,同时一定程度缓解了部分牧民自家草场供给不足问题。
在巴彦敖包嘎查,集体经济这一捧好“鸡蛋”不仅没有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通过多种形式渠道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嘎查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成立由嘎查党支部引领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吸纳455名牧民加入合作社,将合作社收益分红的70%分配给入股牧民,30%纳入嘎查集体经济。通过推行“抱团互助担保”模式,将全嘎查137户牧户分成若干借贷互助小组,相互担保享受低息贷款,解决牧民资金短缺问题,并将牧民有关收益的5%纳入集体经济,使集体经济每年增收约10万元。
集体经济总量壮大,不仅带动了牧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带来了嘎查“自家人”才有的福利和保障。嘎查每年针对夏季暴雨、冬季暴雪等自然灾害设立30万元的应急储备金,用于支付受灾牧户的饲草料运费和提供应急救助。嘎查为高龄老人和突发疾病的牧民及时提供救助,每年从集体收入中支出5000元用于医疗救助和慰问,并为突发疾病或重病的牧户提供2万元至5万元额度的临时借款,有效防范牧民因病致贫风险。嘎查每年从集体收入中支出5000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治沙护草、道路维护等,为牧民日常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改善、安全顺利出行等提供有效保障。
在外人看来,巴彦敖包嘎查似乎什么都不缺了,而吉日木图和“两委”班子成员的心却不闲着。草场休牧期间,看着家家户户忙舍饲,吉日木图和大伙儿最忧心的是饲草料。“嘎查地处半荒漠化区域,不能打草,全靠买,对牧户来说,降低饲草料成本就是增加了收入。我们利用集体大型储草棚,看准行情,以集体资金购入优质饲草料,在市场价高昂、饲草料紧缺时低价提供给牧户。此外,我们准备秋天时鼓励有条件的牧民去牧草产量高的旗县,一边打草务工,一边找准机会购买价钱合适的好草,一吨草要是能便宜200元,那一车草可不是个小数目!”吉日木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