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法制报刊发丨海南区:发挥社区“微力量” 铺开善治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3-09-07
来源:
《内蒙古法制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区融合、增进社区和谐、满足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是社区治理面临的一大挑战。乌海市海南区拉僧仲街道金海社区充分发挥社区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成立了以党员、退役军人王玉亮牵头的“老班长”工作室,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家门口”。
曾经是受人敬仰的军人,如今是家喻户晓的网格员。说起金海社区网格员王玉亮,时间回溯到新冠疫情刚刚暴发的那段日子。看到社区繁琐冗杂的工作和社区工作人员早出晚归的身影,王玉亮第一时间来到社区报到,当起了志愿者。疫情结束后,王玉亮志愿者的身份却没有就此画上句号,他想要留在社区为群众服务的心反而更加坚定。随后,王玉亮正式成为金海社区网格员队伍中的一员。2022年10月,由王玉亮牵头的“老班长”工作室正式成立。“成立工作室是金海社区推进社区治理工作的新探索,工作室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海南区拉僧仲街道金海社区党委书记小慧说,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服务群众是初心,利用好这一平台让群众满意才是关键。社区党委将社区居民党员、居民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30余人纳入工作室队伍。王玉亮组织成员每月定期在网格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针对不同纠纷,使用“冷却处理”“趁热打铁”“主动出击”等调解技巧,确保矛盾不累计、纠纷不激化;创新“五心”调解法(热心接待群众,勤动嘴;耐心倾听诉求,勤动耳;暖心走访排查,勤动腿;贴心排忧解难,勤动脑;诚心化解矛盾,勤动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主动了解社情民意,拉近干群关系,努力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老班长”工作室成立至今,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婚姻家庭等各类纠纷69件,调解成功率达100%。“三天两头下水道就堵了,弄得生意没法做啊,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但效果不好,你们能不能帮帮我们。”2022年4月,网格员在走访小区周边商户时,金海小吃街商户张美丽说出了周边商户的“闹心事”。网格员了解到,由于周边房屋建筑改造遗留问题,近两三年间,一些店面常常发生下水道堵塞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正常营业。网格员立即联系住建局、市政管理局等相关单位,通过现场座谈、实地走访、征求意见,于当年5月正式施工改造,历时三个月顺利竣工。“闹心事”没了,商户们都喜上眉梢。渐渐的,一桩桩类似的矛盾纠纷由“急难愁盼”变得简单快捷。群众沟通交流机制日渐完善,居民间联系日益紧密,睦邻守望局面逐步形成。“他们是能为咱们业主解决问题的人,值得信赖。”工作室常常收到这样的夸赞。群众认同的背后,也给了工作室及社区工作人员一些启示,社区工作中最忌讳“单打独斗”的服务模式。在遇到复杂矛盾纠纷或群体性事件可能对社会治安秩序造成不良影响时,“老班长”工作室会采取联动联调方式,及时联系社区法律顾问、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等,凝结优势力量开展调解,发挥法官联手调解员“法理+情理”的协作优势,发挥“工作室+派出所+司法所”的渠道优势,真正使“老班长”工作室成为化解矛盾的“润滑剂”。杜爱俊是金海社区宝石佳苑小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2021年,对于初次从事物业服务工作的她来说,很快遇到了第一个“瓶颈”。杜爱俊服务的社区属于老旧小区,由于老旧小区的管道设置问题,该小区外围120户商户产生的污水造成楼上居民下水管道常年堵塞,因此每户商户需要每年缴纳100元至120元用于排污处理,其中,有20家商户以自家不排污、少排污等理由拒绝缴纳。杜爱俊几次上门收取费用,屡屡碰壁,矛盾由此激化。无奈之下,杜爱俊来到“老班长”工作室寻求帮助。“有些商户不缴纳的原因并不是想抵赖,而是不知道这笔费用到底用在了哪里。”经过多次走访拒缴排污费的商户,海南区拉僧仲街道金海社区党委委员周兴发现,商户与物业的矛盾化解需要社区工作人员来“搭桥引线”。接下来的几天,周兴与工作室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向商户解释说明排污费用的去向、用处。同时,与物业开展座谈,就如何更好地服务商户进行交流,提出建议。在双方的努力下,120户商户的排污费用全部缴清。在周兴看来,老旧小区问题虽然多,各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不是很顺利,但在金海社区这些难题总能迎刃而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区服务做得好,居民对社区和“老班长”工作室都很信任。工作室根植社区,始终秉承“谋事一盘棋、干事一股劲、成事一条心”的工作理念,“零距离”为居民提供服务,将专业的品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让各项为民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精细化。如今,旧小区迎来了新风貌,金海社区一幅幅党群齐自治、群众更乐居、社区更和谐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