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光荣榜(二)
发布时间:
2022-11-11
来源:
作者:
乌令巴拉,男,中共党员,现任西卓子山街道机关党支部宣传委员、团工委副书记。在来势汹汹的疫情下,乌令巴拉被分配至环卫点位后,参加了3次全员规模核酸检测,所在扫码绑管小组累计服务群众3500余人,每次超额完成任务量。同时,在特殊时刻,及时与民兵应急班,凌晨三点奔赴高风险区域河北44号楼点位执行封楼和24小时值守任务。值守过程中,遇到有下楼抽烟的居民及时劝返,第一时间阻止了与隔壁单元已经感染新冠病毒并到楼下的居民同时出现的风险。在人手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乌令巴拉在团工委的大力配合下招募青年志愿者6人。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颗星辰,所发的光与热是在组织多年培养、关怀下才散发出来的,因此,对他来说,无论是党员角度、还是团干角度又或者是民兵角度,他只是想努力做好一名先锋,可以临危受命且有担当可以完成任务,并能把这份被赋予的坚定不移的意志传递给每一位新到岗的青年。

抗疫巾帼先锋
杨璞玉,女,海南区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护士,预备党员。曾参加过2020年乌海援呼海关边检第12梯和2022年乌海援沪医疗队。2022年10月,新冠肺炎疫情向乌海不宣而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杨璞玉同志成为了一名“逆行者”,她一直负责西卓子山街道居民核酸采样工作,18号疫情席卷西卓子山街道,医院领导立即下达命令,指派杨璞玉为组长,带领24人奔赴西卓子山街道驻地,承担所有居民群众的核酸检测工作。身为队长的杨璞玉,对外需要做好与各社区点位的沟通协调、对内要做好物资准备和队员的心理疏导、对上每日进行工作汇报。在处理好这些工作之后,她穿上防护服,系上医疗垃圾袋,一户一户为居民上门进行核酸采样。疫情防控责任重大,杨璞玉同志始终以大局为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我是民兵“疫”不容辞
曹伟,男,28岁,西卓子山街道武装干事。当街道出现第一个高风险区域时,他没有一丝退却,第一时间赶赴44号楼高风险区域主动承担值班值守任务,他用坚定信念战胜严寒,连续值守了6天,为44号楼筑起了牢固的疫情防护墙。他说:“我”只是代表民兵队伍中共同战“疫”的一个缩影,不忘民兵身份,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始终坚守岗位、始终奋战一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用民兵的忠诚和担当,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实际行动和汗水诠释了一名基层民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乔海平,海南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在全区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参加支援西卓子山办事处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担任平房区防控点点长。考虑到平房区四通八达,人员流动大,他带领同组人员全天候不间断巡查,不厌其烦劝导群众,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做到严防死守。主动上门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求必应。面对办事处工作人员短缺,他主动站出来兼任各执勤点的物资派送员、后勤保障员、信息联络员,按时将热乎乎的饭菜送到每名执勤人员手上。他用任劳任怨、勇挑重担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坚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个人先进事迹-袁磊
一夜间,西卓子山地区被摁下了暂停键,正式开启了“静默”状态。工作人员深夜立即返岗,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准备工作,袁磊作为街道办事处后勤保障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卡点的安装布控,党员先锋岗的搭建,都一一进行通电、配送物防疫资,每一项工作都细心用心,切实解决卡点值守人员的后顾之忧。作为一名后勤工作人员,袁磊每天都穿梭在疫情防控来工作的道路上,他不怕危险,主动承担任务,坚持为各值班卡点人员送去热腾腾的饭菜。默默地付出着,不辞辛苦的埋头忙碌着。

白文强,男,赛汗乌素村网格员。疫情爆发后,为确保核酸采样工作全覆盖,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村里决定,分出两个采样小组,针对路程较远的村小组要上门采样,我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因为我知道,核酸检测上门服务,方便了特殊群体,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接触带来的传播风险。我在接到上级推送名单后第一时间集中力量快速、多渠道核查,因目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我坚持24小时值守,昼夜温差大,白天穿上防护服浸出汗水,晚上气温零度以下,我依然坚守卡点,值守、巡查、处置突发情况。尤其夜间,有突然返回人员需要隔离,我第一时间进行隔离、上门禁、封条管控。在这段抗疫工作中,我迎接了许多新的挑战,让我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提升了自己,也获得更多平时工作中不一样的体验,能参加到疫情防控一线战斗中,我感到无比自豪!

卫江朝,男,他是一名90后的青年志愿者,退役军人,个体户。每天一早,卫江朝都来不及吃早饭,一件志愿者服务的红马甲,一辆承载满隔离户、居民物资的三轮车,一张派送物资单,成了他的标配。他主动提供自己的两辆车,自付油费起早贪黑一干就是满满一天。每天晚饭后如果有应急物资、张贴隔离单,他主动请缨,我问他累吗?他憨厚的笑到,不累,充实!卫江朝不忘军人本色,时刻冲锋在社区疫情防控前线。他是社区防疫一线的“尖兵”。他说:危难时刻,身边的志愿者和每个工作人员都尽心尽力,没有旁观者,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大家更要有信心赢得这场战“疫”的胜利!
郑昆鹏,男,中共党员,海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我出来做核酸,把家门钥匙落在二楼的家里了,进不了家了”你家在哪?带我去看看”,“就是这座楼的二楼,幸好窗户还开着”,“不要着急,我爬上去帮你取”。一个高大身影艰难爬上二楼,跨窗而入,将钥匙交给一家老幼三口,这是突击队员郑昆鹏巡查时爬楼取钥匙的感人场景。1 0月19日,正在包联小区参加居民核酸检测工作的郑昆鹏同志,得知区委组织部成立“党员干部突击队”奔赴西卓子山街道参加抗疫会战的消息后,毫不犹豫,主动请缨,毅然决然投身防疫一线。成为党员干部突击队一员,负责四片区值守工作。多日来,该同志恪尽职守、,任劳任怨,认真开展巡逻值守、服务群众,宣传动员等各项工作,秉持发扬严管厚爱的理念和作风,羸得居民群众普遍尊重。片区调整为高风险区域后,他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引导居民有序采样。协助信息登记员逐户统计居民信息,。遇有居民私自外出走动,耐心予以劝阻;看到有人跨片区隔墙取物,则严厉制止;居民有物资采购需求主动上门详细登记并及时沟通反馈。。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发挥摄影专长,及时捕捉录制抗疫一线精采瞬间和感人故事,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郑昆鹏曾连续三年荣获市级优秀民兵干部称号。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疫军人,越是关键时刻、急难险重面前,越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退伍军人永远的使命和担当”。

赵小平,海南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工会主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形势,逆流而上,主动参加支援西水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接到西水平房区管控的任务后,他勇挑重担,昼夜不息,把协助核酸检测、控制人员流动和服务老百姓日常生活供应作为第一职责。克服自身高血压、糖尿病和胃不好的实际情况,义无反顾的奋战在抗疫一线,每天走街串巷,耐心宣传、劝导群众居家防控疫情,多方协调解决群众用水、看病等燃眉之急,以严防死守,全意为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何向红,女,蒙古族,是一名现场扫码登记员。疫情当前,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虽然家里小孩生病气管炎高烧,但她忍着愧疚舍小家顾大家,毅然迅速到岗,听从指挥,积极主动参与防控疫情最前线。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到现场开展信息登记、扫码录入、秩序维持等工作。“大爷,您忘带口罩了。”“大妈,您没有健康码,请出示一下身份证。”“您不会弄健康码,我帮您找”。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看上去那么简单,但是由于有些人不理解、不配合,需要反复的解释和说明,有时候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但是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让疫情止于自己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