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悠悠夏日长,淡淡心间事
发布时间:
2020-05-18
来源:
作者:
五月中旬,夏意渐浓,日子一天天变的长了起来,夏日的时光被悄无声息地拉长,同样被拉长的还有夏日午后的美好回忆。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写了山亭夏日的景色,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多美的静物画,静中有动,一阵风来,水晶帘动,满院花香,让人觉得又清凉、又陶醉,真可谓夏日之乐,何乐如之!读完这首诗,迫切地想去寻觅一处山亭,感受初夏的安详与静谧。在这首诗里,范成大为我们描写了一幅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一派岁月静好: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短短四句,却有花有果,有色有形,有静有动,读来让人觉得格外平静,格外安心。诗人是北宋最著名的改革家,一身大多数时间投身于政治,但这首诗既没有表达远大的抱负,也没有流露出失意或悲伤地情绪,而是惬意的表达了一种闲情逸致。诗的前两句写石桥、茅屋、小溪,就像一个摄像镜头,把我们带入雅致的田园。后两句为点睛之笔,由此表达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仿佛蓝天白云,晴日当空,麦香随风而来,心若坦荡到哪都是美景。梅子青了又黄了,地里的菜和麦子也都成熟了,又到了忙着养蚕缫丝的时节。
住在山寺里的僧人悠闲自在,烹煮着老茶树的茶汤,而村子里的姑娘站在酒垆边煮酒,酒香四溢。
这首诗写的是苏州西郊一带,村中的女子在酒炉前煮酒的景象,读起来像吴语,轻快闲谈,很有姑苏的特色。
一切功名利禄、人世烦恼,在诗酒风流前,烟消云散。
整首诗描述了气候变化的画面,诗人不喜雨丝蒙蒙的南山,也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对葵花情有独钟。
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诗人不愿"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懂得珍惜阳光的葵花,这也许正是葵花的可爱之处。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国家忠贞不二的感情。
每年的江南梅雨季节,竹园里的新笋开始纷纷破土而出,密密麻麻、错落有致;而远处的景物总是被蒙上了一层薄雾似的,颇有几分海市蜃楼的意味。
虽然看不清楚,听的却分外清晰,耳旁源源不断的是那稻田里的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