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记忆·海南(62)】“农业大乡”的风雨历程(二)

发布时间: 2020-11-23     来源: 政协乌海市海南区委员会《记忆·海南》     作者: 海南区委组织部

【记忆·海南(62)】“农业大乡”的风雨历程(二)

       编者按:《记忆·海南》,是政协海南区委员会编纂出版的海南区第一本文史资料。该书从文化艺术等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记述和展示了建区以来各项事业的发展成就,丰富了地区史志宝库,提升了地区文化品位。

      为了让每个海南人熟知区情历史,经政协海南区委员会同意,区委组织部从即日起在“先锋海南”微信公众号开设“记忆·海南专栏”,陆续刊发《记忆·海南》收录的文史资料,力求使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本地区的发展史,从艰辛探索历程、艰难创业里程、艰苦奋斗征程中汲取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和力量,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北方海南的建设和发展。

       本期推出《“农业大乡”的风雨历程(二)》,略有删节。

“农业大乡”的风雨历程(二)

---彦 平---

枫叶背景图片.png

      随着水利工程建成,土地得到了灌溉,粮食增产了,但是扬水站的运行过程中产生了高昂的水电费,每立方水所产生的电费大概是1角2分钱。这些费用没有来源,谁都交不起,怎么办?巴音陶亥公社为了找“出路”挣钱交水电费,于1969年建起了第一个煤矿——东方红煤矿。这个煤矿是白云乌素煤田区开发最早的小煤矿,也是海南地区开办较早的煤炭企业。随后,又建设了雀儿沟煤矿和二贵沟煤矿。


      最初发展社办企业、建矿的目的是用煤矿的经济收入支付水利灌溉的水电费,并进行农田建设。当时,煤矿企业每年大概要拿出20万元用于补贴社员们的水电费。办矿的形式当初为各生产队摊派劳力,盈利分享。生产方式为电煤钻打眼,人工放炮落煤,畜力车运输。随着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煤矿收入提供的资金保障,到1971年,巴音陶亥公社的水地已经发展到了2.3万亩。当初迁移过来的2500多户、12000余人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生产模式。到1976年的时候,巴音陶亥公社的人口大约发展到15600人。


      20世纪80年代初,巴音陶亥公社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困难,公社希望通过大办乡镇企业来改变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他们邀请鄂托克旗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到公社进行现场办公,调研、讨论如何解决集体经济发展困难的问题。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决定让巴音陶亥公社的16个大队和1个林场平均2个大队创办1个煤矿,共开办8个煤矿。据说,当时国家不让大规模发展煤矿,甚至要求各地方关闭小煤窑,但是这里群众反应强烈,如果关停或是不允许再开就没办法进行生产、生活了。经过协调、商讨,最终,巴音陶亥公社不仅没有关闭原有的3个煤矿,还新建了8个煤矿。这11个煤矿开采出来的原煤一方面用于销售,另一方面用于加工成了焦炭。原煤销售的方式一种是就地销售,还有一种就是通过铁路运输,销售到东北、武汉、河北等全国各地。到1985年,仅东方红煤矿就有工人150人,可生产原煤3.8万吨,焦炭1.2万吨,纯利润30万元。后来,巴音陶亥公社还创建了1个石膏粉加工厂、2个焦化厂。巴音陶亥公社社办企业生产总值、财政利税逐渐成为了伊克昭盟的“第一”。1978年后,巴音陶亥公社积极响应上级大、中、小并举,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政策,乡村煤矿迅速发展,全公社先后兴办社办煤矿8个,村办煤矿17个,个体煤矿40余个,成为鄂托克旗全旗兴办企业的模范。


      1981年,巴音陶亥公社开始实施土地承包,为了解决土地承包后的农田灌溉问题,避免农户之间浇地用水产生“抢水”的矛盾,巴音陶亥还专门成立了水管组,制定了一套用水制度,让人跟着水走,水流到哪里,哪里的人浇灌哪里的地。同年,在渡口迎河村增设小泵站2座,扩大灌溉面积200多公顷。1983年,新建村柴油机泵站改造成电力提水泵站,改善灌溉面积133.33余公顷。


      1983年,体制改革,巴音陶亥公社改为巴音陶亥乡人民政府,辖有东红、迎河、四道泉子、绿化、东风、东方红、巴音陶亥、一棵树、新区、新坝、新胜、都斯图、新建、机井、红墩、新丰16个村,仍属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管辖。到1989年,全乡已有3042户、16829人,居住着汉、蒙、回3个民族,其中汉族16750人、蒙古族63人、回族16人。


      巴音陶亥乡以农业为主,执行“以农为主,以工养农,以农促牧”的方针,到1989年,全乡种植业总产值54.53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0164亩(其中粮食作物19330亩,经济作物142亩,其他作物692亩),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5.86%,粮食总产量573.46万公斤、油料总产量2.02万公斤,巴音陶亥乡成了伊克昭盟的粮料基地之一;工业主要以开采煤、石英砂、铁矿石、石灰石为主,乡镇企业发展到252个,从业人员802人,总产值达1305.34万元,实现利润133.5万元,上交税金53.2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居全盟各乡(苏木)、镇之首,多次受到旗、盟、自治区有关单位表彰奖励;全乡家畜总头数36043头(只),其中大畜3499头,小畜有29422只,猪3122头,有草场40万亩,牧业总产值110.54万元。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1473.53万元,是1980年的4.6倍,农民人均收入443元,比1980年增加397元。


      据高凤山老人回忆,从1986年2月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开始筹划伊克昭盟和乌海市的划界问题。当时乌海市提出的建议是将桌子山风水岭以西归乌海市、以东归伊克昭盟,伊克昭盟坚决不同意,两个盟市为此“争执”了10年,直到1996年,原任伊克昭盟盟长的夏日到乌海市担任市委书记,才基本确定了伊克昭盟和乌海市的界限。由于划界问题持续的时间比较久,出现了“伊克昭盟不想管,乌海市还管不着”的局面,巴音陶亥乡的地方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的影响。

1997年3月18日,巴音陶亥乡全建制划归乌海市海南区,全乡总面积550.4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辖17个行政村,79个农业社,耕地2.3万亩,主要以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设有中学1所,小学5所,幼儿园1所,中心医院1所。


     巴音陶亥乡划归海南区管辖之后,使全区的耕地面积增加,结构和体制进入调整状态,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灌区的投资建设力度。总投资895.5万元的巴音陶亥乡干渠防渗衬砌工程于2000年10月30日全面竣工,工程总长度56公里,市、区、乡克服了“工期短、施工条件差”等诸多困难,采取“多渠道筹资、多方参与”的方式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垫资建设、发动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在不足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56公里的渠道衬砌任务,超计划完成了4公里的衬砌工程。该工程完工后,巴音陶亥乡水的利用率由过去的36%提高到80%,灌溉周期由40天缩短到15天。2001年7月,总投资447.8万元的巴音陶亥扬水站工程开工建设。2001年9月29日,巴音陶亥扬水灌区补水工程破土动工。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温室大棚蔬菜逐年增加,经济作物以葡萄、枸杞、枣树为主。2002年,全乡工业生产总值完成5872万元,地方税收181万元,国税收入199万元。


—本章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