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记忆·海南(53)】记忆中的东风农场(一)

发布时间: 2020-12-08     来源: 政协乌海市海南区委员会《记忆·海南》     作者: 海南区委组织部

【记忆·海南(53)】记忆中的东风农场(一)


       编者按:《记忆·海南》,是政协海南区委员会编纂出版的海南区第一本文史资料。该书从文化艺术等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记述和展示了建区以来各项事业的发展成就,丰富了地区史志宝库,提升了地区文化品位。

       为了让每个海南人熟知区情历史,经政协海南区委员会同意,区委组织部从即日起在“先锋海南”微信公众号开设“记忆·海南专栏”,陆续刊发《记忆·海南》收录的文史资料,力求使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本地区的发展史,从艰辛探索历程、艰难创业里程、艰苦奋斗征程中汲取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和力量,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北方海南的建设和发展。

        本期推出《记忆中的东风农场(一)》,略有删节。


      东风农场的居民是于1958年响应国家的号召,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诸地迁移到这里进行农业种植和开发的。1960年5月1日,矿区为了加强对农业的领导成立地方国营桌子山矿区五一蔬菜农场,1961年,改为海勃湾五一农场,1970年从海勃湾五一农场划分出来,成立了东风农场。


     东风农场的成立是为了保障乌海地区农副产品的供给,利用有利的黄河水资源,在荒无人烟的土地上从事农业建设和生产,为乌海市农业发展打响了第一炮。从初期的“人力水车”到后期的电力供水,勤劳的东风农场职工在这片一穷二白、气候恶劣的土地上,盖起了“干打垒”土房,安下了自己的家,为乌海地区农业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国营农牧场建设是国家计划经济时期为发展农业而形成的产物,它对国家农业开发、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


     东风农场位于乌海市西南沿黄河一线,属现海南区辖区内,东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接壤,南与巴音陶亥乡毗邻,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乌海市乌达区隔河相望,北至乌达黄河公路大桥南两公里处。东风农场场部驻地原址在拉僧庙地区,1993年迁至海南区政府所在地拉僧仲。


     东风农场是乌海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隶属于乌海市农牧林水局管理。1984年后,实行了土地承包。东风农场共有27个基层单位,其中包括工业企业4个,即东风黑龙贵煤矿、东风骆驼山煤矿、东风焦化厂、益农洗煤厂;农业单位15个,即东风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六队、七队、八队、十队、十一队、瓦窑队、牧业队;自然村3个(代管)即头道坎村、桃园村、胡杨村;学校6所即东风农场中心学校(中小学)、黑龙贵煤矿小学、骆驼山煤矿小学、东风五队小学、东风六队小学、东风七队小学;卫生院1所;兽医站1个。牧业生产以养畜为主,共有牧业畜群点27个,分布在北起乌海市铅矿,南至罗布图的低山丘陵地带。草牧场主要是桌子山、甘德尔山和两山之间的干涸地带。年降雨量少,牧草稀疏,靠天养畜。工副业生产有原煤、土焦、纯碱、刨花碱、砖瓦、白灰、铁矿石等。


     东风农场机关事业单位共有135人:场部机关管理人员36人,中小学教职工85人,卫生院在职医护人员6人,计生服务站人员3人,兽医站人员5人。


     东风农场机关设置党委办公室、场务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生产科、计财科、工副科、武装保卫科、农税科、东风派出所(1991年移交海南区政府)。


     东风农场总人口1442户,4792人,正式农工1344人,非正式农工110人。农场场级领导7人,科级领导10人,一般工作人员19人,党员138人,团员183人。


     东风农场总耕地面积7500亩,实际耕种6489亩,共有草牧场27万亩,大小牲畜1.6万头只。


开发建设时期

     1958年,中国共产党伊克昭盟委员会决定,大规模开发建设桌子山矿区。在发展工业生产的同时,提出了“向黄河要粮”的口号,决定开发桌子山黄河沿岸地区,同年2月,由鄂旗向矿区派出第一支“黄河水利远征军”,4月伊盟公署、鄂旗政府两级领导视察了黄河沿线垦荒区,随后动员3000多名民工组成了第二支“黄河水利远征军”,在南起巴音陶亥,北至陶思图的黄河岸边兴修水利开荒种地。


     为了农田灌溉,远征军兴修了拉僧庙山下泉水蓄水池工程。当时食宿非常困难,没有房子民工们住在庙里和自己搭起的帐篷里,没有水就自己下山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广大民工没有被困难吓倒,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修成了蓄水池,随后他们开河挖渠引水灌溉了2000多亩土地。


     同年6月初,鄂旗中心区的早稍、乌兰吉令、朱拉汉等地的农民陆续迁来进入垦荒区。当时沿河地带到处是白刺、红柴、黄柏等野生植物,沙丘起伏,砾石遍地,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广大移民在矿区党委和水利指挥部的领导下,牲畜不足,用人工翻地下种,当年就见到了效益。


     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广大移民因陋就简建设自己的家园,一部分移民住进了原铁道兵团修路时建的土房窑洞,一部分移民自己动手搭起了帐篷和地草棚。从此迁移的农民在黄河东岸地区安家落户,后根据国家垦区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国营农场,其移民招为农工,这就是后来的乌海市海勃湾农场和东风农场的老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