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海南(31)】渡口陶瓷厂旧事(二)
编者按:《记忆·海南》,是政协海南区委员会编纂出版的海南区第一本文史资料。该书从文化艺术等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记述和展示了建区以来各项事业的发展成就,丰富了地区史志宝库,提升了地区文化品位。
为了让每个海南人熟知区情历史,经政协海南区委员会同意,区委组织部从即日起在“先锋海南”微信公众号开设“记忆·海南专栏”,陆续刊发《记忆·海南》收录的文史资料,力求使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本地区的发展史,从艰辛探索历程、艰难创业里程、艰苦奋斗征程中汲取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和力量,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北方海南的建设和发展。
本期推出《渡口陶瓷厂旧事(二)》,略有删节。
渡口陶瓷厂旧事(二)
----忆 南---
大幅改善生产条件
1961年,地方国营渡口耐火材料厂更名为海勃湾渡口陶瓷厂。这时,全厂职工从几十人增加到200多人。1963年,为响应大办农业的号召,渡口陶瓷厂停产,职工下放支援农业,1966年才逐步恢复生产。1969年,海勃湾市为进一步开发陶瓷产品,发展陶瓷工业,在老石旦地 区成立建筑陶瓷厂,渡口陶瓷厂并归建筑陶瓷厂成为一个车间。1973 年,渡口陶瓷厂与建筑陶瓷厂分离,各自独立从事生产经营。
1974年之后,渡口陶瓷厂迎来了生产变革,厂里新建了工房、办公 室和粉碎车间,通了电,安装了变压器,电动机器派上了用场,大块的陶土经过其碾压,粉碎更为细腻,这使得马拉碾子变成了“摆设”。还有制模工作,有了电力的帮忙,相比之前轻松不少,半机械化的制模方式,不但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虽说渡口陶瓷厂在生产条件上大幅改善,可受制于经济条件以及行业属性等多重原因,该厂颇为重要的装窑、烧窑工序依然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说白了,还是土窑里的活儿,一般来讲,大窑能装250件左右的模子,小窑能装大概125件模子,做完一窑装一窑,烧一窑。”任德和回忆说。
装窑具体怎么装?又怎么烧呢?据任德和回忆,模子进入烧成窑(土窑)之前,技术人员需要使用黄土完成上釉工作。此后,叉车将大量的模子运送至烧成窑前,再由窑工搬起放到窑内。这份工作堪称“苦重”,通常情况下,大件的模子重量都在100公斤上下,要把它不偏不倚、稳稳当当垒上五六层,考验的是体力、耐心,更重要的是技术。任德和说,那些年,技术不到位,装窑不慎,满盘皆输,一整窑烧成废品的事比比皆是。
烧窑的过程亦精彩。精彩,是说它犹如秋天收获粮食,承载了播种之人全部的希望。任德和告诉记者,在装窑的间隙,窑工会在每一层模子间放置一个土棒充当温度计,用来验火。这是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土办法,虽“笨拙”却远比温度表好使。烧窑时,窑工一边填火(填煤),一边通过窑表面的观察口定时观察火候,当窑内温度达到摄氏1250度,土棒开始弯曲,温度升至摄氏1300度,土棒变得融化。此时, 土窑必须停火。随后,热量通过窑顶的散热孔不断排出,直到殆尽。约三四天的时间,土窑完全冷却,陶瓷可以出窑了。
任德和说,完成烧窑这项艰巨的任务,窑工接受了巨大的“烤验”,即便在冬天,窑前的温度也是炙热难耐的,一窑陶瓷烧下来,窑工们衣衫尽湿,往往是“前头出汗,后面结冰”的状态。
产品一度销往中亚地区
任德和介绍说,渡口陶瓷厂主要产品有粗陶系列产品,也称黑陶, 包括缸、罐、碗、盆,同时还有耐火砖等。多年以来,渡口陶瓷厂的产量保持在1万件左右。销售方面,由于产品物美价廉,渡口陶瓷厂一度在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稳稳占据了市场,各类产品畅销临河、五原、磴口。
厂房内堆积的产品
1992年至1993年,国营渡口陶瓷厂扩建了厂区,车间面积达到1200 多平方米,并先后进行白瓷、高档酒瓶、陶瓷管件等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效益逐年提高。1993年末,全市日用陶瓷企业发展到6户,年产量151170件,品种达到十几个,打破了过去只能生产粗瓷的历史,一 些档次较高的产品开始批量生产,产品行销市内和周边邻近地区,并通过“欧亚大陆桥”销往中亚地区。同时对琉璃制品、玻化砖、卫生洁具等项目进行了前期调研和筹备工作。
受到市场大潮冲击,1995年10月,国营渡口陶瓷厂转为股份制企业,2002年后,企业下马,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任德和本人,在企业下 马前退休。由于不忍心制陶手艺荒废,任德和自筹资金,自建厂房和自购设备,干过一段时间个体,专门生产粗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