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智能工厂内防爆轮式机器人正在巡检。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转换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市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为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用“氢冶金”工艺生产的“如意”牌高纯生铁,已成为风电、核电、轨道交通、军工特钢等高端制造领域不可多得的优质原料。
“公司研发的‘氢冶金’工艺与传统高炉工艺相比,具有碳排放低、污染物排放低、吨铁发电量高、综合能耗低等优势。公司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创造了班产、日产、周产、月产生产纪录。”公司技术开发处主任卜二军告诉记者,“公司将持续推动铸铁机铁水收得率攻关和自治区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实施,并联合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学以及北京科技大学积极申报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去年,我市投入3098.5万元用于“乌海市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级创新平台;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强化政策宣传和信息共享,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主动开展申报培训、材料预审、个别辅导等延伸服务,提升服务创新主体水平,帮助企业解决申报工作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42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家、自治区级科创板块挂牌企业5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3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13家(其中国家级3家)。
我市不断完善科技政策,出台了《“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了《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为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推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同时,我市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去年全市安排6300万元用于研发投入,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推动54户企业加计扣除金额达5.37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1.34亿元;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1035.5万元,同比增长242.94%;给予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科研奖补500万元;深入开展研发费用归集工作,对42家重点企业“一对一”指导;全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71亿元,同比增长34.6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1.51%;推动专项资金拨付率达到100%。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
电机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控制启动运行、进退速度、爬坡力度等行驶状态。近日,乌海海易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正在全力攻坚,完善新款矿山机械整车控制器功能,为新一代纯电装载机路面测试做准备。
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以新能源机械和商用车为主要发展方向。公司深耕产品核心技术,通过和燕山大学科研团队合作,深入研究矿山机械整车控制器VCU、矿山机械无人驾驶、新型电动动力总成等新产品和新技术,其中VCU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些都得益于公司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去年,公司研发中心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
“未来,我们将在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着重培养企业自身研发团队,提高企业自身研发实力,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控到企业自身。”公司生产厂长周致帆说。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市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挖掘科技企业潜力,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来激活企业技术投入、设备技术换代和产品研发升级,让高新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力军。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认定科技领军企业2家,备案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家。
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车辆往来穿梭,工人紧张忙碌,如火如荼地建设景象迸发着发展的激情。园区内的华恒能源、国轩高科等项目加速建设,各项目之间相互支撑配套,园区正在朝着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创建国家高新区是落实“科技兴蒙”行动的重要抓手。我市坚持“建创同步、重点提升、特色突出”的基本思路,聚焦“集聚创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产城融合”的主攻方向,全力推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高新区。目前,我市已完成了《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及《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初稿编制工作,印发了2023年度乌海市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任务清单,强化对各产业园、各成员单位的日常调度,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力争2023年12月底前完成科技部挂号。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日,市科技局成功培育乌海市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获批内蒙古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该平台是以培育技术经纪人开展技术转移服务为核心,实施技术转移活动,促使技术成果商业化运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也是提升我市科技服务业能力和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质量和效益的重要载体。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我市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畅通产学研合作渠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创新和转化能力,发挥市科技局桥梁纽带作用,联合我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重点产业企业,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在我市落地转化。我市向自治区科技厅推荐登记《新型转化系统研发项目》《炭材干燥装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发项目》《新型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的研制》等科技成果9项;推动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应用《氢基熔融还原低碳炼铁技术》,并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及多家科研院所成立了“氢冶金联合研发实验室”,为我市传统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探索了新发展模式;推动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开展70MPa加氢站用加压加注关键设备技术研发,该项目已研制建成了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水平的70MPa加氢机,填补了我国在加氢站用高压氢气压缩机方面的空白。3月23日,我市还与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创新人才培育、企业培育孵化、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优化人才发展机制
科技创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我市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坚持“开放合作搞创新”,以产学研用一体合作为载体,柔性引进科技人才,“借船出海”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双碳”背景,我市柔性引进华东师范大学赵晨博士团队与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展二氧化碳与焦炉煤气重整增产甲醇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升级,践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充分实现碳资源的高价值综合利用;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技人才团队实施“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湖泊底泥污染控制与生态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实现乌海湖底泥淤泥安全处置与生态高值化利用;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开展科技重大项目,集聚人才创新优势,打造科技“引擎”,为我市产业结构转型贡献科技力量;推动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马凡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人才团队开展《掺氢天然气内燃机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积极选拔推荐科技人才申报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推荐1名科技人才申报自治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
好风凭借力,创新无穷期。下一步,我市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