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乡村振兴瑰丽画卷 ——海南区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 2023-07-24     来源: 乌海日报     作者:

近年来,海南区理清乡村发展思路,努力培育和做强村级经济发展“增长极”,推动全区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引擎。

  麦浪滚滚丰收望

  眼下正是小麦丰收时节,万亩滩村小麦地里已换金装,空气中弥漫着成熟小麦的清香,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往来如梭,开足马力“吞吐”着成熟的小麦,农耕机械有序地穿梭作业,人们忙碌的身影点缀其中,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村民杨红东正忙着机械作业,整天奔波在田里,“我家一共种了12亩7分小麦,种的是永粮4号,今年预计收益不错。”杨红东说。

  据万亩滩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谢建国介绍,今年万亩滩村共种植小麦近300亩,亩产达350公斤。小麦收完后,将抓紧农时复播大豆、白菜等农作物,有效利用土地,等待下一波收获。

  万亩滩村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积极指导农户抓好田间管理,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保证防治效果,同时邀请区农牧水务局专家多次巡回技术指导,提升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生产技能,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村民增收。

  近年来,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党总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拓宽发展路子,打造万亩滩村品牌、乡村文化旅游、土地流转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集体经济收入放在多个“篮子”里,推动经济效益“多点开花”。2022年,万亩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万元。

  2020年万亩滩村党总支注册“巴镇万亩滩”商标,以“党总支+农户+产业”发展模式,通过订单收购、产品代加工、成品销售,包装销售农家大米、白面。三年来,累计收购本地水稻、小麦861917斤,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1万元。

  下一步,万亩滩村将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依托养殖业优势,打造“鱼米肉蛋之乡”特色品牌,持续拓宽集体经济路径,形成产业有发展、集体有创新、乡村有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以集体经济发展多元化,推动经济效益“多点开花”。

  养猪“拱”开致富门

  “我的养猪场现在有15头母猪、44头小猪。前几天,家里的母猪又产下21头小猪。”看着眼前活蹦乱跳的“宝贝”,羊路井村村民王喜全喜笑颜开。

  “以前养猪缺乏经验和技术,亏了不少钱。”2021年,王喜全将猪舍扩大到了400平方米,养了5头母猪,当年盈利1万多元。2022年,王喜全家的母猪发展到了22头,当年盈利3万多元。“万事开头难,熬过那段最难的日子,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好。”谈起自己的养猪经历,王喜全感慨道。

  现如今,王喜全家里的部分小猪都预订了出去,供不应求。

  近年来,羊路井村积极探索产业振兴新模式,2022年引进市荣冠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生猪养殖产业,采用自动化、模块化、封闭化、小单元化的养猪模式,推动传统养殖向现代科技养殖转型,有效提高生猪的存活率和出栏量,走出了一条“企业+村集体+农户”“一体多赢”的致富新路子。截至目前,羊路井村已存栏生猪8900余头,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5万元。

  盘活致富“闲”资源

  走进拉僧庙镇曙光村,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乡村“硬件”“软件”不断升级,村民的口袋鼓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近年来,拉僧庙镇曙光村积极盘活村级资源,将收回的21处闲置临街商铺和大院采用整体租赁的方式对外出租,村集体经济每年固定收益15万元。同时,曙光村坚持资源招商、产业招商,利用闲置空地新建面粉厂,通过资产入股,采取“村委会+公司”的模式实现村企共赢,每年可为村集体收益30万元。曙光村通过资产租赁新模式发展集体经济,让“闲地、闲产”入股企业,使村民与村集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双向促进,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曙光村以“契约共建”为抓手,探索具有公益性的土地托管新模式,把村民闲置土地资源托管给公益社,逐步搭建起曙光村农产品销售新渠道,打造了“共享快乐农场”,初步形成“曙光玉米”“曙光葡萄”“雀儿沟小米”3个农产品品牌,成功入驻5家商超和乌海有礼旗舰店。2022年,曙光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