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乌素镇开展坚定理想信念专题研学暨“走进红色城川,重温革命精神”活动
麦田金黄,秋意深浓。为更好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给予基层党员干部前行的动力与养分。公乌素镇党委于11月20日组织机关及社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46人开展“走进红色城川,重温革命精神”研学活动,研学时间为两天。
城川镇是古河套人的发祥地和萨拉乌素动物化石群的集聚地,也是汉唐和西夏文化的繁荣地,又是中共在内蒙古地区开辟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属无定河流域上游,内蒙古的最南端,素有自治区“南大门”之称。此次研学的首站是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一进入馆内,全体研学人员肃然起敬,墙上的一幅幅图画、展柜中的一件件老物件都在向我们传递着无数革命先烈爱国、坚毅、勇敢的优秀品质。展览馆分为“红色政权”、“团结抗战”、“投身解散”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生动地再现革命老区三段地的风雨历程,历史的硝烟已远去,革命先烈用生命铸造的历史丰碑将永远矗立在各族人民的心中。我们定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奋斗终身。
告别了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我们来到了王震井纪念园,王震井是八路军在城川开展大生产运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历史见证,是百姓饮水思源不忘革命传统的光辉遗迹。1944年开凿的王震井为城川农牧场的形成做出历史贡献。饮水不忘挖井人,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人民的挖井人,正因有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才有这和平年代的盛世。怀着澎湃激动的心情,一众党员从王震井来到了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延安民族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重温民族学院的办学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民族工作中一件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学院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坚持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研学的第二天,一众党员来到了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革命伴侣扎根三边的光荣事迹。阳早寒春夫妻二人一生为科学实践不断奋斗,为促进中国奶牛品质改良、奶牛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及增进中美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接班人,我们要学习阳早寒春身上不怕吃苦、敢于钻研的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研学的最后党员们来到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和滴哨沟战场纪念园。在参观完陈列馆后党员们亲自体验了革命年代共产党人走过的艰难道路,一身湛蓝的红军服将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充分体现出来,走革命先烈走过的道路,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这片红色革命热土上,寻找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与无私,在一次次的感动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斗转星移,历史长河奔流不息。通过这次紧张有序、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使党员们在思想上脱胎换骨,心灵上沉淀提升,行动上满怀信心。党员们纷纷表态将以这次研学作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工作能力,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新时代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