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乌素镇利民社区党委2023年党建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3-04-20     来源: 公乌素镇利民社区     作者:

利民社区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五心合一、六员一体”核心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通过最强党支部“六必抓”、“四好四有”工作机制、流动人口“四同” 管理等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基层治理、资源融合、为民服务的良好作用,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全面进步,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多点开花。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利民社区“五心合一、六员一体”服务理念,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联动辖区单位和“双报到”单位,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服务社区群众为核心,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社区党工作的新局面。不断创造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和谐社区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党建工作目标

做好牵头主抓文章,助力社区党委添新动能坚持从自身做起,引导社区两个党支部书记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的思路,切实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深入实施红石榴家园项目,补短板、强功能,建强基层党组织。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抓好党员党性教育,把党员起来,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开展社区两委班子、全体党员干部培训交流活动,为班子充电赋能,提升干事创业能力。二是做好“精准发力”文章,推动基层党建上新台阶。坚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贴社区实际,充分利用社区办公场所、文化墙、宣传栏等资源,重点突出社区党建工作、模范典型、廉政文化等内容,打造红色党建阵地,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进一步完善党建品牌创建,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强化基层治理为目的,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内容,精心服务辖区群众,努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水平。三是做好“项目带动”文章,加快和谐利民换新面貌。承诺2023度牵头推进完成1个“书记领航项目”—”社企联动聚合力”,积极运用党建+”工作模式,在抓党建促发展方面靶向发力,积极探索社企联动融合发展,精心谋划社区+企业品牌、学习、先锋三维共建,通过开展学习大讲坛联学活动,组党员一家服务队伍等多项举措,推动社区党建+企业党建相融共进,加快形成社企互帮互助、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实现“112”效果,助力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是做好“思想引领”文章,强化社区意识形态责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及时传达学习文件精神,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召开全体会议安排部署意识形态责任落实的工作,明确社区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实社区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基层堡垒”文章,夯实最强党支部建设通过“六必抓”工作法,将“最强党支部”建设融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日常工作当中。“六必抓”即必抓班子,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必抓队伍,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必抓实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必抓制度,规范管理服务水平;必抓稳定,妥善处理群众来访;必抓民生,聚焦提升居民幸福感。抓细抓实各党支部、党员干部学习记录等基础工作,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今年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2022年,利民社区党委将继续拓展教育载体、创新工作方式、提高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效率。

 

 (一)做好牵头主抓文章,助力社区党委添新动能

坚持从自身做起,引导社区两个党支部书记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的思路,切实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深入实施红石榴家园项目,补短板、强功能,建强基层党组织。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抓好党员党性教育,把党员起来,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开展社区两委班子、全体党员干部培训交流活动,为班子充电赋能,提升干事创业能力。

(二)做好精准发力文章,推动基层党建上新台阶

坚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贴社区实际,充分利用社区办公场所、文化墙、宣传栏等资源,重点突出社区党建工作、模范典型、廉政文化等内容,打造红色党建阵地,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进一步完善党建品牌创建,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强化基层治理为目的,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内容,精心服务辖区群众,努力推动社区各项工作水平。

(三)做好项目带动文章,加快和谐利民换新面貌

承诺2023度牵头推进完成1个“书记领航项目”—”社企联动聚合力”,积极运用党建+”工作模式,在抓党建促发展方面靶向发力,积极探索社企联动融合发展,精心谋划社区+企业品牌、学习、先锋三维共建,通过开展学习大讲坛联学活动,组党员一家服务队伍等多项举措,推动社区党建+企业党建相融共进,加快形成社企互帮互助、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实现“112”效果,助力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