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另类人生

发布时间: 2024-01-22     来源:     作者:

徐霞客到底想要什么?生于富裕之家,却不去从商;有极好的文笔,却不去做官。他也大可以做个富家公子,整日沉醉在温柔乡里,为什么非要去跋山涉水呢?

当时的人不理解他,现在的人也同样如此。

徐霞客原名叫徐弘祖,他的高祖叫徐经,徐经有一个好友叫作唐伯虎,两人曾相约一同去赴京赶考,但就在考试结束后,却传出了徐唐二人贿赂主考程敏政的流言。证据就是徐经曾拜访过程敏政,唐伯虎曾向程敏政讨要过文章。尽管在调查之后发现这两人并没有被录取,但为了平息舆论,还是除去了两人士籍,贬为县衙的小吏。两人不服判决,发誓此后再不参加科举,程敏政也因此罢官还乡,最后郁郁而终。

这个就是明弘治年间著名的“会试舞弊案”。虽然徐经、唐伯虎受到了处罚,但两人的后代依旧可以参加科举。不过在徐经之后,家族就开始由盛转衰,到了徐有勉这一代,徐家已大不如前,幸亏他娶了贤妻王氏,两人又艰难创业,这才使得家道中兴。徐有勉这个人也是奇怪,有人劝他捐资买官,他就是不肯,曾有官员前来结交,他就是不见。他的儿子徐弘祖遗传了他这一特点,不仅不想做官,甚至还不愿经商。他想要干什么呢?他说:“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于是在象征性地参加了一次科举后,他就准备遍游天下了。

想当年,徐弘祖与好友陈继儒一同登上了家乡的军山。陈继儒望着天边的落日晚霞,给徐弘祖取了“霞客”这个别号。他知道徐弘祖志在烟霞,也希望他能活在眼下。

徐霞客第一次出游是在21岁,因父亲去世,母亲年迈,尽管家人鼓励他出游,但大多还是以短途为主。直到公元1613年时,徐霞客才正式踏上出游征程。这一年,也就是整部游记的开篇:“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从1607年开始至1641年结束,他花了34年的时间,足迹遍布了今天的21个省份。每次出行前,徐霞客都会带上大量财物,以及两名仆人,但几乎每次都会有仆人逃跑,他只能再从当地雇佣。《徐霞客游记》的开头两篇分别是关于浙江天台山和雁荡山的游历。游历返回后,好友陈函辉问他:“你可到过雁荡山的最高峰?”徐霞客没有回答,结果第二天折返去了雁荡山。这次回来后,他告诉陈函辉,自己走小道,抓着树藤,一路登上了大龙湫,然后又走了四十多里,就到了顶峰,山顶上狂风逼人,自己在山上住了三天。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仆人非要逃跑,因为实在不是正常人所走的路。除了这两座山,他还爬过黄山、泰山、庐山、华山、恒山、嵩山、终南山、五台山等,另外还游历过黄河、长江、洞庭湖、鄱阳湖、金沙江、汉江等。

除了山河之外,徐霞客还偏爱山洞,比如在湖南茶陵的西部,有一个麻叶洞,洞内幽暗如晦,当地人都说里面有妖怪。徐霞客一听就激动坏了,立马就卖了随身的财物,花重金请了一位向导,结果刚刚来到洞口,向导就被吓了出来,不是被妖怪吓的,而是被徐霞客吓的。

他以为徐霞客是个能够降妖除魔的道士,结果对话时才发现原来就是个读书人。于是徐霞客一个人进去,出来后,发现周边围了一群当地村民。他们认为徐霞客是得道高人,降伏了洞中的妖怪。

在游历中,徐霞客至少遭遇了三次强盗,每次都面临断粮,几乎饿死。后来朋友劝他不要再四处游历,徐霞客说:“我随身带把铁锹,哪里不能埋了我?”

徐霞客的经费大多都来自变卖财物、当地官员接济,有时甚至是在寺庙道观蹭吃蹭住。他还特别扛饿,一次吃饱后可以徒步走上数百里。他曾在隆冬之日用铁棒凿开冰孔,一步一步爬上了黄山之顶,也曾在落日之后,徒手抓着绝壁荆棘一点一点爬上大王峰。他在游历福建时曾赶上了百年难遇的鹅毛大雪,游历浙江时也感受到了圣人才有的心境。这一切都被他写了下来,留下了诸如“江清月皎,水天一空,觉此时万虑俱净,一身与村树人烟俱熔”的文字。

在与好友探险西南时,他写道:“空山寂静,玉宇无尘,一客一僧,漫然相对。”彼时,北京城内的官员在把酒高歌,百姓的窗灯前有学子苦读。徐霞客和这些人都不一样,他和好友守着篝火看了整整一晚的夜景。

有人说,徐霞客旅行是因为家境富裕,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我相信,就算没钱,他也会选择旅行,就像是居住在茅草屋不肯做宰相的庄子,一生风流却执意出家的李叔同一样。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或是归隐在山林大川,或者大隐于都市人潮。他们之所以不被世人理解,之所以看起来举止怪异,大多是因为没有按部就班,或者说真正活成了自己。

公元1636年,这是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也是他人生中的“万里遐征”。这一次他从浙江至江西,再依次走过湖南、广西、贵州直到云南,走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这次除了仆人顾行之外,同行的还有一个名为静闻的好友。静闻是个虔诚的僧人,曾用自己的鲜血抄录了一遍七万字的《法华经》。这次和徐霞客出游,就是为了将经书供奉到菩萨的道场,也就是云南大理的鸡足山。结果一行三人才刚刚乘船行至湘江,转头就碰上了一伙强盗,为了保命,徐霞客和仆人连忙跳水,被抢了个精光。静闻舍不得经书只能苦苦哀求盗贼,最终还是挨上了一刀。

此后,因为身负刀伤,又缺衣少食,静闻开始卧床不起。到达南宁之后,徐霞客将静闻安置在了一旁的崇善寺,然后就和顾行一道去周边探索。当徐霞客再次返回南宁时,静闻已然病逝。为了完成静闻的遗愿,徐霞客卖掉身上的衣物,背着静闻的遗骨开始上路,一路上蹭饭甚至要饭,艰难地来到了云南大理。这一天,他爬上鸡足山,安放了静闻的遗骨和经书。夜晚就坐在山上写道:“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故乡只道登高少,魂断天涯只独看。”

这一次只剩他孤身一人,因为就连顾行也已经逃走。下山之后,徐霞客并没有返回,他好像预感到了什么,还在继续西游。几个月后,他为一个叫木增的地方官修缮了《鸡足山志》。而此时他已经双足俱废,无力再返回家乡。于是木增就找人用滑竿将徐霞客抬回了江阴老家。

公元1641年3月8日徐霞客病逝,在闭目之前,他留下了临终遗言:“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履,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徐霞客认为,一介布衣的自己能够遍游华夏,这一生也就无憾了。而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徐霞客有四个子女,只有一个李寄最像他。李寄生活贫困,从小被寄养在别人家,虽然整天钻研经书,却从不记挂功名。李寄不但不记恨徐霞客,反而还十分崇拜他。后来清军入关,徐家破灭后,60岁的李寄拄着拐杖走了200里地拿回了父亲的手稿。此后又花了十年将其编写成了《徐霞客游记》,最后劳累过度而死。

游记出版后,徐霞客开始备受推崇,推崇者中也从不缺少大家、才子。他们认为徐霞客是这个混沌天地的一股清流,为徐霞客在活着的时候未能受到公平的对待而愤愤不平。然而我想徐霞客不会在意,因为就连当时人们对他的看法他都不在意,又怎么会在乎这千年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