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领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系统总结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并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置于首位加以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政治方向正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持党的领导”。“改什么、怎么改”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改革政治方向正确的根本保证。要始终坚持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议题,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确保改革方向清晰明确、目标切实可行、路径坚定有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改革是为了人民,改革的成果也应由人民共享。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将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重点推进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公共文化、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改革,确保改革的成果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持续和谐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改革的主体力量。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发掘并激发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蕴含的无穷创造力和磅礴伟力,确保改革的过程与结果能够紧密贴合人民群众的期望与需求,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共同推进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凝聚共识很重要,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改革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利益群体的系统工程,必然引发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尤其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愈发凸显,如果没有党的全面领导,就不能协调好各方关系,改革也就不可能顺利推进。党作为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协调能力,要统筹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的工作,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市场等各方资源,广泛凝聚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国内外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不断激发各方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汇聚全社会的改革共识,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崭新的成果和突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