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进行时】拉僧仲街道“三好”服务模式,推动基层治理走实见效

发布时间: 2022-04-13     来源: 魅力拉僧仲     作者:

拉僧仲街道以居民群众的需求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共治,依托社会治理工作站,建设积极探索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的“心”模式,全力打响新桥社区市域社会治理新品牌,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满足人民期盼、体现社区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突出政治引领功能,架好“连心桥”。坚持“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的“四常”机制,着力聚焦政治功能和红色韵味,以“百姓议事厅”“红色影厅”“党史展厅”“红色书吧”“关爱室”“民族手工坊”等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民情恳谈会、初心课堂、读书交流会、宣讲观影、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多形式活动,推动阵地聚人心、服务有温度,切实让社区社会治理工作站成为彰显红色力量、凝聚党心民心、引领基层治理的红色阵地。

      完善基层治理功能,绘好“同心圆”。街道将“五治融合”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抓手,以“三级组织体系”为基础,依托街道—社区—物业—小区“四级监控管理体系”和智能化“网格通”平台,在数据聚起来的基础上,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用起来,以数据的生命力提升基层治理的生命力。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工作站的融合优势,坚持在治理功能上下功夫,实现基层治理融合发展“一盘棋”,创新形成“1+4+N工作法”,构建平安共建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同心会客室、陈姐工作室作用、葛大哥工作室作用,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94起。推行“136+”社区治理模式,织密基层网格管理服务网,以社区“小网格”撬动区域“大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网格化治理新格局。

     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做好“暖心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在82个网格上组建了18个网格党支部、50个党小组,延伸设立党员楼长、党员中心户,形成“居民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小区党建网格局。深入推进“四办”服务模式,构建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务体系。聚焦“全领域融合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和全面服务“两大功能”,积极推行“爱心代办帮扶”“错时服务”“五点半课堂”“十五分钟生活圈”“志愿服务日”等精细化、多样化服务措施,不断激发基层治理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