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发布时间: 2022-09-15     来源:     作者: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知识界曾有过长期的困惑和争论。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探索,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文化发展道路的文明根脉、发展模式、目标愿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以独创深邃的思想丰富发展了党的文化理论和文化战略,为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化拓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赓续文明根脉:从“古今新旧”到“文化自信”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将欧美视为文明进步的“新”和“今”,将中国视为愚昧落后的“旧”和“古”的观念认识。在这种“古今新旧”截然两立的思维模式之下,知识界关于近代中国发展转型路径的讨论也逐渐形成了一套“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思想资源,使之融入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引领中国革命的成功。在这一深刻认识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初步突破了“古今新旧”固化思维模式的束缚,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打开了正确路径。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不忘本来”作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总要求,以确立文化自信为总目标,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问题提出一系列开拓性、原创性的论述,彻底超越“传统—现代”二元叙事框架,打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五千年文明之间的历史通道和逻辑通道,为确立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重大论断,明确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使命,一锤定音地回应了知识界思想界乃至整个社会在文化认同问题上的长期争论,廓清了关于传统文化的误解偏见,提振了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内核在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的深刻阐释,明确揭示了中华文明之“精华”是中国道路的根源和内核,中国道路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激发之下续写出的新篇章。这一论断彻底打破了以“古今新旧”“传统—现代”框架解释中国文化道路的固化思维模式,上承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取其精华”的基本方针,下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返本开新”的发展路径,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文明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邃思想,有效弥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疏离,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资源,从而为“中西马”的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系统阐释开辟了广阔的理论前景。同时,这一思想对于中华文明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刻揭示,有力解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什么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两大原则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规定性,也诠释了“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一目标愿景的丰富内涵。
  深化文明对话:从“中西体用”到“文明互鉴”
  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花果飘零,失其所守。如何理解和处理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关系?如何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不失中华文明的主体地位?一代代知识分子关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思索争论,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持续百年之久的“中西体用”之争。针对知识界思想界旷日持久的争论,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要努力向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学习,但反对“全盘西化”,我们要在坚守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洋为中用,批判吸收”的文化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这一道路的基础上,把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思考上升到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高度,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等重要理念,为当代中国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加深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交流提供了科学指引,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价值观和文明观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但不能盲目排外;他要求对于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世界文明瑰宝,要“洋为中用,辩证取舍”。习近平总书记这种兼收中西、包容世界的大文明视野,升华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洋为中用,批判吸收”方针,为确立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支撑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其着力点恰在于通过推动当代中国对于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回归和认同,在理论上彻底超越“中西体用”的解释框架,走出一条激活中华文明之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之路。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在进行深刻调整,西方世界信奉已久的陈旧历史观和文明观也亟须更新。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提倡以更为平等、包容、公正的多元文明观,纠正和破除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逐渐形成并长期流布的包括“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等在内的各种“西方中心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多元文明观,代表着非西方国家对于本土文化复兴的追求,也代表着全人类在新世纪对于一种更为平等、包容、公正的新秩序和新文明的期待。
  自“文明冲突论”兴起以来,西方世界各种以种族、国家、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为依据人为划界、制造分裂对抗的观点言论层出不穷,这些论调与由来已久的“西方中心论”叠加之后,释放出了巨大的冲击人类世界和平发展潮流、冲击全球化进程的破坏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国际社会忠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跨越文明冲突陷阱;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将要走向哪里,取决于我们今天选择对抗冲突还是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共存”,是对当前逆和平发展、逆全球化潮流的正面回应和拨乱反正,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实、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提供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和文明观支撑。
  走向文明复兴:从“德、赛两先生”到“文明新形态”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强之道的奋斗中逐步认识到,必须从文化上思想上发动一场深刻革命,通过价值观的更新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奠定文明基石,因而发动了以“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是新文化运动的产儿,继承和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观,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树立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目标,进而在新时期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对新时代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根本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对“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作了科学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本原则。这三个“坚持(坚守)”,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原则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科学真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对于科学真理的信仰和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则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坚守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坚定立场。这三个“坚持(坚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系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立场、发展方向,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指引。
  对于“中国文化向何处去”这一重大命题,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曾经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了“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最新回答。这一回答清晰揭示了中国文化道路在突破“古今中西”二元思维框架之后的发展逻辑,这就是:向内接续五千年文明传统,向外学习借鉴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返本源而开新篇,创造出新的文明中心和价值中心,最终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考和回答“中国文化向何处去”这一重大命题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他对人类文明前景的思考,蕴含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两者二位一体、互为表里、互相支撑、互相印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但在实践层面上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同时在价值观层面上、在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高度上,通过倡导“共同富裕”“和合共生”“和平发展”等价值观,为人类世界的永续、人类文明的更新提供了价值指引。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世界指出的发展方向。
  总起来说,习近平总书记以“赓续文明根脉”“深化文明对话”“走向文明复兴”三大主题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和现实走向,构建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理论框架,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道路问题上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大道之行,取则行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文化道路不断前进,我们必将迎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