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记忆·海南(58)】巴音陶亥农场到万亩滩村的变迁(二)

发布时间: 2020-12-08     来源: 政协乌海市海南区委员会《记忆·海南》     作者: 海南区委组织部

【记忆·海南(58)】巴音陶亥农场到万亩滩村的变迁(二)

    编者按:《记忆·海南》,是政协海南区委员会编纂出版的海南区第一本文史资料。该书从文化艺术等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记述和展示了建区以来各项事业的发展成就,丰富了地区史志宝库,提升了地区文化品位。

     为了让每个海南人熟知区情历史,经政协海南区委员会同意,区委组织部从即日起在“先锋海南”微信公众号开设“记忆·海南专栏”,陆续刊发《记忆·海南》收录的文史资料,力求使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本地区的发展史,从艰辛探索历程、艰难创业里程、艰苦奋斗征程中汲取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和力量,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北方海南的建设和发展。

     本期推出《巴音陶亥农场到万亩滩村的变迁(二)》,略有删节。

巴音陶亥农场到万亩滩村的变迁(二)

---任晔平---

      随后在自治区农垦局和伊克昭盟农牧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逐年加固黄河护岸,修建黄河护岸23处,保护住了岸边农田不被河水冲塌,为农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和进程。


     “‘大个书记’来了以后,农场通了电,开始给国家交粮食,开始种水稻……‘大个书记’来了农场可没少干事,干了真多好事,贡献可大了……”赵国强老人一边回忆一边说,他说的“大个书记”指的就是杨振清。


      杨振清于1971年从东胜调往黄河岸边的巴音陶亥农场工作。1972年,杨振清被组织任命为农场党委书记。据杨振清老人回忆说,当时农场已有8个农业队、1个牧业队、1个副业队、1个机井队、2个煤矿和1个小学、医院建制单位……有耕地几千亩,大小牲畜5000多头(只)。他上任之后,根据上级的要求,开始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他们组织队干部到宁夏平罗县姚伏参观学习。场部还专门成立了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建设标准基本农田,实现“田、林、路、渠、排”五配套,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于此同时,按照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密、保、管、工)进行科学种田,全场实现了良种种植,比如小麦全部种的墨麦(从墨西哥引进的良种),这种小麦日期短、抗倒伏、产量高,小麦收割后还可以种一茬小日期小红糜子,玉米全部是维吾尔“156号”。场部还进行了玉米良种培育。同时,他们加强了经营管理,实行了“二级管理,二级核算”,即农场为一级,生产队为一级。那段时期,“文革”进入后期,“农业学大寨”运动全面铺开,巴音陶亥农场党委一班人,身先士卒,积极投身于生产建设当中,带领广大职工,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农场生产的粮食年年超额完成粮食入库任务,因此还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此时,农场编制是干部30多人,职工近千人。


      因为巴音陶亥农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平罗县隔河相望,当时有个谚语叫做“天下黄河富两套”,一套是巴彦淖尔盟(河套地区),一套是宁夏河套。而银川又有“小江南”之美誉,尤其盛产的大米是全国几大名米之一。他们考虑,能不能也种一些水稻?之后,在杨振清的倡导下,经过农场党委研究决定,在巴音陶亥农场四队试种水稻,1975年春天,他们还聘请宁夏灵武县华尔大队的社员做技术指导,种子由宁夏引进,为“经营34号”。为了掌握育种、插秧、管理的技术,四队举办了种植水稻培训班,充分调动起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试种水稻获得成功,当年,亩产量达400多斤,农场职工破天荒地吃上了亲手种植的稻米,别提有多高兴了。第二年,他们继续摸索、改进,施肥除用化肥外,还用了苦豆子,效果很好,亩产量由400多斤提高到了500多斤。这是一件农场建场史上的大事,其意义超出了水稻种植本身。杨振清老人通过带领群众试种水稻还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任何事情,若想成功,必须要先有思路,敢想才能敢干,前人未干的事情后人未必不能干。同时遵循科学规律,把想干、能干的事情干成干好。切忌不顾实际的头脑发热、蛮干、冒进,好心办坏事。在农村及农业政策方面,过去的失败教训是很多的,既劳民伤财,又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而他们的试种水稻成功,恰恰证明了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前辈们在探索中前进的这种精神以及他们感悟到的这些启示,对后辈又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庞安仁老人说,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产量、扩大再生产,鄂托克旗政府于1975年在巴音陶亥农场赛乌素大队打了10多眼井,又发展了水浇地3000多亩,每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100万斤,收成最好的时候一年能产110万斤,这个时候开始给国家上交更多的余粮,一直到80年代初。


      谈到1976年,杨振清老人还是心有余悸,他说,1976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先后逝世,“四五”天安门事件,唐山7.8级大地震,粉碎“四人帮”,还有那一年的夏天,十年九旱的鄂托克旗遭遇了史上罕见的洪灾。根据鄂托克旗政府的通知,农场成立了抗洪抢险指挥部,分片包干,整个防洪大堤彻夜灯火通明,7月的一天,农场与宁夏交界的苦水沟爆发了山洪,他们连夜抽调300多名民兵和骨干开赴现场,坚守前线十几天,最终战胜了洪水,保住了八队,保住了群众的生命财产。


      1977年2月,伊克昭盟盟委、行署决定,“三场合一”组建成立新的碱柜农场(准县级建制),以原碱柜农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34团)为基础,撤销位于杭锦旗吉尔格朗图农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25团),成建制划归碱柜农场,将巴音陶亥农场并入碱柜农场。杨振清任农场党委书记、场长。


      巴音陶亥农场合并在碱柜农场后,和原碱柜农场、吉尔格朗图农场一起合并搬迁,新建近千人的职工宿舍和家属房,还有一所中学,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造扬水站。1977年秋天,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后,伊克昭盟盟委组织各旗县主要领导和盟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共20多人,到山东参观学习农田基本建设。杨振清从山东学习完,回到碱柜,结合农场实际,利用冬闲时节,动员全场实施引黄干渠石头衬砌工程,安排兵团一个连的战士到千里山安营扎寨打石头,机运连负责拉运,其余5个连和机关干部负责衬砌。由于准备充分,机关干部带头,工程会战热火朝天,临近春节,会战告一段落。此次工程共投入劳动力300多名,机车10辆,完成主干渠衬砌5华里长,完成了总工程量的50%。


      1978年底至1979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此时,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中共中央决定,周惠同志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并召开了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杨振清老人说:“这次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可以说是自‘文革’以来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范围最广、会期最长的一次会议。伊克昭盟参加会议的有盟委书记巴图巴根,各旗、县委书记,三个农场的党委书记,每个旗县一个公社党委书记,共30多人。这次会议开了20多天,会议开的畅快、舒心。大会期间,给‘文化大革命’自治区最大的冤案‘内人党’彻底平反,使与会者受到了很大鼓舞,确实是一次拨乱反正的大会。”


      1979年春节过后,伊克昭盟盟委、行署作出决定,撤销3个农场建制,即碱柜、巴拉贡、独贵塔拉,将部分人员和全部资产移交鄂托克旗、杭锦旗两个旗。杨振清老人说:“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盟委、行署的决定,他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除了一般性的移交外,主要工作是将1000多名知青退回原籍。为此,他们场部领导分工负责,除一人在家外,其他三人分别赴上海、天津、青岛三地与当地政府交涉,将兵团战士送回原籍。杨振清老人回忆说,他领着两名上海籍知青到了上海。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上海各区,费尽周折,真是见庙就烧香,见神便磕头。老人还说:“在交涉中,我特别强调我们是少数民族地区,理应受到上海市各级领导关照。上海市的各级领导也完全体谅我们的困难,终于答应妥善安置这些支边的知青,将600多名上海籍知青(原碱柜农场的知青)如数接收。于此同时,天津、青岛籍以及自治区内呼和浩特、包头等地的知青也大部分返回原籍。其余少数干部和不愿意回原籍的知青带一年的工资移交了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