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俩楼上楼下的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事好商量。现在纠纷解决了,以后还是好邻居……”近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林海社区矛盾调解工作站的工作人员通过耐心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楼房漏水问题引发的邻里矛盾。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各社区在学习践行“枫桥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北疆红色网格治理体系,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凝聚各方力量,完善调解机制,聚焦“建强调解队伍、及早发现矛盾、注重化解实效”目标,组建社会矛盾调解工作站,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吸纳多方力量 夯实联动化解基础
“我在这儿住了十几年,邻里邻居的比较熟悉,现在退休没事干,能加入社区矛盾调解工作站,为化解邻里矛盾贡献一份力量,我感觉特别光荣!”瑞泰新城小区老党员燕宪民说。
乌拉特前旗充分发挥“党建+”红色纽带作用,全面链接辖区各类组织、力量和资源,建立大党委、微联盟。通过居民推荐、居委会审核、群众评议的方式,选举出有热心、威信高的172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公安、老居民等“五老”成员,联合物业、楼栋长、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等,共同组建“法律援助团和义务调解员”矛盾调解工作站15个,就地就近搭建起矛盾调解平台,帮助居民群众解决揪心事、烦心事。
主动对接诉求 打通精准化解经络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有了矛盾,如不及早化解,很容易造成积怨,自从组建矛盾调解工作站以来,居民群众日常琐事得到及时解决,居民之间也更加和谐了。”林海社区党总支书记曹宇婷说。
乌拉特前旗各矛盾调解工作站以“化解矛盾、调解纠纷、促进沟通”为服务宗旨,坚持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早化解,定期对重点人员、重点地区、重点领域进行走访、排查,精准掌握各类苗头隐患。同时,开展信访帮办代办服务,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反映诉求难的问题,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矛盾调解工作站将排查了解到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分级建档管理,一般矛盾及时协调化解,复杂矛盾由社区协商议事会分析研判并协调多部门化解,容易激化的矛盾及时召开社区联席会,共同研究解决。今年以来现场解决一般矛盾400余起,协商议事解决复杂矛盾纠纷80余起,居民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拓宽服务渠道 提升调处化解质效
“通过开通多种网络调解渠道,发生在社区居民中的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明显提升,一些重大矛盾和问题也得到迅速有效地解决。”瑞泰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洁说。
乌拉特前旗做实“精网微格”工作,以网格为单元开通矛盾调解“网格热线”,方便居民群众反映诉求,接诉事项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不让居民闹心,不让问题积压。通过建立横向覆盖楼宇、商圈和单位等领域,纵向贯穿社区、网格、楼栋等群体的微信塔群,直接了解居民群众的困难诉求,将律师、法律服务者等下沉到每个微信群,及时为居民提供帮助。群众遇有矛盾纠纷,还可以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电视终端,获取海量调解信息,及时与各级法律服务专家连线,由专家线上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极大地提高化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