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社区网格”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枫桥经验+民主协商”推动人民调解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2-04     来源:     作者: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公乌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将打造好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作为服务居民群众的一项重点工作,根据商户和居民分布情况,3个社区划分为10个网格,覆盖全2131户、5393人,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党建引领,搭建服务管理“经纬线”

    以指导有力、管理有效、服务到位为原则和基本元素,编织起坚韧的社区网格“经纬线”。指导有力作中线为确保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组织领导到位、运转良好,明确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政法委员,辖区派出所所长任镇党委委员、挂职党委副书记,社区民警任社区党委副书记,配齐配强专职网格员和中心户,并实行党政领导包联社区责任制,各层级领导直插一线全方位指导网格工作。管理有效是基线。为进一步优化对社区网格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各社区确定了党建监督员、民情监督员、廉情监督员,制定了党建工作清单、管理及便民服务权力清单,明确了工作范围和服务事项。同时,将公开公示监督平台与“三务”公开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在为民服务有温度的同时做到防控监督有力度。服务到位为主线。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网格服务党员群众的结点,按照1+6+X内部功能设置,设立党员服务、便民服务、政务服务、代办服务、咨询投诉等窗口,增设咨询服务帮办代办洽谈区、爱心饮水点等功能区,配备电子触摸屏、LED显示屏等电子智能平台。努力实现功能整合、资源聚合、元素融合,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党群服务阵地。为充分发挥网格员职能,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各社区创建了网格服务工作交流微信群,为网格员和居民信息互动、网格员工作通报、政策法规宣传等提供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创新工作思路,组建志愿服务“先锋队”

    为切实将管理服务覆盖到每一户,延伸至每个人,真正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在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组建了31支志愿服务队,结合入户走访工作开展流动式便民服务,及时主动收集社情民意,面对面了解居民群众存在的困难和现实需求,积极协调解决居民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居民点单、政府签单”的服务模式,拓宽了服务群众渠道,缩短了居民办事流程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提高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活79次,全员累计服务时长3000小时,为辖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解决屋内下水淤堵、垃圾堆积等问60余个。

拓展民主协商,树立矛调工作“新标杆”

   依托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积极践行“枫桥经验”,突出抓好社会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和人民调解工作。把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和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点,坚持“调防结合、预防为主”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努力将矛盾解决在院落里、社区中,形成了民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通过乡镇机构改革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平安建设办公室、综治中心等部门职能,坚持每月召开1次社情分析会,及时研究、解答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在工作协调上,实现了由单兵作战到综治、派出所、司法、民政、法庭等度部门联合行动的转变;在工作内容上,实现了由单纯处理矛盾纠纷到服务群众与调解工作并重的转变;在工作范围上,实现了由民情信息接转、一般矛盾纠纷处理到深层次矛盾纠纷解决、重大突发性事件控制、政策法律咨询、群众权益维护等综合功能的转变,工作领域更广、服务水平更高、反应速度更快、处置措施更得力。打造高质量人民调解队伍。坚持以“更新管理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基础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零命案”社区和“十小平安”创建活动,在全镇范围内构筑了一张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矛盾纠纷立体防控网,把责任心强、办事热心、有经验、热爱调解工作的同志吸收到人民调解队伍中。辖区现有8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培养了30名人民调解员,确保突发性事件能够及时得到反映解决。组建专业化矛盾纠纷排查小组。为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组建了矛盾纠纷排查小组,按照依法调解、规范程序的原则,坚持提前介入,有效利用各级调委会信息交流,持续加大纠纷排查化解力度。针对重点人员、在重点时期、围绕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特殊纠纷,坚持每月深入社区、企业、商户开展1次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舆情动向,分析可能出现的新的矛盾隐患,真正做到将民间矛盾纠纷发现在早期、调处在早期,和谐邻里关系,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