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乌海市海南区委书记 于志永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乌海市海南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统筹抓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矢志不渝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心呵护好“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
孙绍骋书记多次讲过,内蒙古地区是我们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这五句事实和道理,反映出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因为听党的话,才有了内蒙古自治区,有了内蒙古今天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海南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做到处理民族问题不出错、协调民族关系不走样、推动民族工作不跑偏。
推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必须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海南区紧扣主线,结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奋斗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加快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充分利用内蒙古“小三线”、乌海第一党支部等红色资源,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口袋公园,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活动,在润物无声中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是扎实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注重把创建工作与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依托党性实践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民族团结进步之家”,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创建,推动形成“人人为创建努力、为城市代言”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全面开展民族法治宣传教育,结合“一周两月”等活动,通过以案释法、“法治乌兰牧骑演出+综合法律服务”等形式,广泛开展民族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各族群众法治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协调作用,深入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加强涉民族因素矛盾排查和风险研判,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础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关键性抓手。海南区紧扣深化落实“五大任务”,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全力谱写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篇章。一是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巩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战新、拓展装备、优化传统”的思路,提速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焦化整合重组、煤炭洗选加工行业垂直一体化整合,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两大基地,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具有海南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二是持续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工作遵循,坚决打赢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巩固拓展“七治”成果,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不断彰显高品质生态生活本色。三是持续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指数。紧盯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高标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建设,加快补齐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事业短板,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探索共同富裕新实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为突破口,强化城乡融合、产业带动,让城乡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